慢性傷口照護
慢性傷口照護
陳建銘醫師
現職 :
嘉義長庚醫院 整形外科 主任
嘉義長庚醫院 美容中心 主任
嘉義長庚醫院 整形外科 主治醫師
經歷 :
嘉義長庚醫院 整形外科病房 主任
嘉義長庚醫院 燒燙傷中心 主任
嘉義長庚醫院 整形外科 總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 整形外科系 住院醫師 / 總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 外科部 住院醫師
所謂的慢性傷口是指經由適當醫療照護三個月後,仍然無法達到傷口癒合目標的傷口。其病因有:糖尿病足、靜脈潰瘍、周邊血液循環障礙(動脈)潰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2018年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中。大型統計發現糖尿病病友一生之中,大約會有10-15% 的機會會遇到困難性傷口需要就醫治療,倘若治療不慎,這些病友可能有25-40% 的比例會因此截肢。
傷口貴賓級VIPS的照護標準
糖尿病慢性傷口需要患者耐心配合,才能讓經久不癒合的傷口恢復原來的健康樣貌,綜合需考慮的因素,我們將之稱為貴賓級VIPS的照護標準。
V (vascularity) 血液循環 ,糖尿病病友合併血液循環不良比一般民眾多了1.5 倍,因此要注意周邊血液循環量是否足夠傷口癒合。若有血管阻塞情況,需要接受血管氣球擴張術或血管繞道手術治療,以改善血液循環障礙。
I (infection) 感染,糖尿病病友因為疾病本身因素,傷口較容易被細菌感染,因此更需要注意是否有紅、腫、熱、痛或發燒現象,需立刻尋求醫師專業協助,評估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是手術切除壞死組織。
P (pressure)異常壓力,罹患糖尿病時間越長,神經功能越退化,足部容易受傷而不自覺,加上皮膚油脂分泌失調,皮膚容易龜裂與足部形狀改變,導致異常高的壓力點出現,除了容易造成傷口以外,傷口癒合也更加困難,因此每天仔細的足部護理與穿著舒適的鞋子,是預防糖尿病足部的重要課題。
S (sugar and others) 除了適當控制血糖以外,不良的習慣例如抽菸,要一併戒除,平日營養攝取均衡更能加速傷口癒合。
拜科技所賜,提供傷口癒合適當環境的敷料產品如雨後春筍出現,必須依照不同傷口的情形,遵照醫囑配合使用。必要時可以考慮增加高壓氧與負壓傷口癒合機,或是使用增加局部氧氣的血紅素萃取物,這些都大大增加糖尿病慢性傷口的治癒比例,避免截肢的風險。
討論區 : Story整形春秋|健康與整形外科醫學的好朋友
本文章取自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出刊之「Story整形春秋」雜誌
( 內文及圖片由商橋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採訪製作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