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民眾專區

乳房

乳癌切除後之乳房重建

乳癌切除後之乳房重建

BY 戴浩志醫師 臺大醫院整形外科 主任

 

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國人乳癌發生的人數從1995年的2838人增加至2007年的7502人,2011年國人乳癌發生人數首度突破萬人達到10056人, 2015年癌症登記年報顯示有13,543人罹患乳癌,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治癒率相當高,0期及1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分別高達97.5%及95.5%,如果在第2期發現,其存活率也達到89.4%

乳房是女性的性徵表現,乳房的外觀雖與健康無關,卻可能與工作、社交、生活品質有關,乳癌患者於乳房切除後如果介意失去乳房,可以與乳房外科醫師與討論,在治療乳癌的同時,選擇接受乳房重建手術,之後再與整形外科醫師討論,選擇重建方式。乳癌患者的乳房重建手術,會配合乳癌治療的診治計畫,不會影響乳癌的後續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國外研究顯示,乳房重建,並不影響癌症復發診斷、也不會降低存活率。

 

乳癌患者的乳房重建手術,可分為外來植入物重建手術與自體組織重建手術,依照乳癌分期與患者需求來做選擇,如下:

  1. 植入物重建手術,分為一階段重建(直接放置人工義乳),與二階段重建(先放置組織擴張器、之後再置換成人工義乳)。優點是手術過程比較簡單,手術時間比較短,約一至二個小時,自費費用較少。而重建乳房的尺寸、形狀、觸感與自然乳房不同,是最大缺點,另外有夾膜攣縮、變形、感染、植入物破裂等併發症。選擇組織擴張器放置時,需要定期回門診注射生理食鹽水至組織擴張器,以調整人工織擴張器大小至滿意尺寸,之後置換成人工義乳。選擇植入物重建手術的理由,主要是為了術後容易穿胸罩與穿衣服。
  2.  自體組織重建手術,有局部皮瓣重建手術,或自由皮瓣重建手術。自體組織重建手術的優點,是重建乳房的形狀與自然乳房相似,乳癌患者的長期滿意度比較高,但是手術過程比較複雜,手術時間比較長,約六至八個小時,自費費用較多。身體可供利用的組織,可從腹部、背部、與臀部等部位取得。目前自體組織重建手術大都選擇腹部腹直肌(TRAM)皮瓣手術,術後脂肪壞死比率較低,但會犧牲腹直肌,腹部疝氣比率較高;或選擇腹部穿通枝(DIEP)皮瓣手術,不會犧牲腹直肌,但手術困難度比較高,術後脂肪壞死比率較高。局部皮瓣重建手術,主要選擇腹部腹直肌(TRAM)皮瓣手術,或是背部擴背肌(LD) 皮瓣手術。
  3. 如果乳癌術後需要放射治療時,乳房重建手術以組織擴張器放置手術為主,於放射治療完成後,定期於門診注射生理食鹽水以擴張乳房皮膚,之後再考慮進行植入物重建手術,、或是自體組織重建手術。

 

乳癌患者的乳房重建時機,可分為立即性重建及延遲性重建,如下:

  1. 立即性乳房重建,是在乳房切除手術後,接著進行乳房重建手術,適合於早期乳癌患者。立即性乳房重建的優點是心理調適較容易、住院天數減少、術後疼痛減少、與節省醫療費用,以及重建手術較易進行、與重建後乳房外觀較可以接近原先乳房外觀。
  2. 延遲性重建,是在乳房切除手術後一般時間,一般是術後二年沒有乳癌復發的情況下,才進行乳房重建手術。延遲性乳房重建一般比立即性的乳房重建,稍微來的困難一點,主要原因是有皮膚比較不夠、疤痕組織沾黏、吻合血管的選擇比較少等問題。延遲性重建的優點,是在不需要進行乳癌術後治療(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 的情況下,專心進行乳房重建手術;缺點是重建後乳房外觀與膚色,較無法接近原先乳房外觀與膚色。

討論區 : Story整形春秋|健康與整形外科醫學的好朋友 

歡迎加入: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官方FB

本文章取自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出刊之「Story整形春秋」雜誌

 ( 內文及圖片由商橋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採訪製作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