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民眾專區

減脂

自體脂肪移植的演化

自體脂肪移植的演化

高義盛

現職

風華整形聯合診所院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特約醫師

經歷

台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ISAPS)會員

中華民國重建整形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自從1974年發明抽脂手術以後,開始有人研究抽出來的脂肪是不是可以再利用。1987年Dr. Coleman發表結構自體脂肪移植(structural fat graft)以後,自體脂肪移植成為臉部填充及胸部填充的新寵兒。接下來就是自體脂肪幹細胞研究與運用的大鳴大放。

 

第一代的自體脂肪移植:即所謂我們稱之為傳統自體脂肪移植,也就是說用抽取的方式,將身上的脂肪抽出,離心處理後,抽掉油脂與血水,再注射至人體。當然,其中的演進,包含離心的時間與速度,麻醉的方式,管徑的大小,注入脂肪的針孔大小,還有使用的是超音波或者是水刀抽脂等等,在這些年來,都有得到充份的討論。傳統自體脂肪的存活率大概有40%到70%的吸收率,效果如何跟醫生的經驗有非常有關係。主要的問題,是存活率無法掌控,如果注射不均勻會有鈣化的可能性。

 

第二代的自體脂肪移植,也就是增加脂肪幹細胞濃度的自體脂肪移植(Cell-Assisted Lipotransfer)。其代表人物,就是日本的Dr. Yoshimuri 。增加了脂肪幹細胞以及生長因子的濃度,可以增加自體脂肪移植的存活率。但礙於台灣法律的規定,分離脂肪幹細胞有它的限制,所以這樣的手術方式在台灣一直無法充分的推廣。

 

第三代的自體脂肪移植,是所謂微萃脂肪膠(SVF-gel)的移植。其代表的醫生包含比利時的Dr. Tonnard,他稱之為奈米脂肪(Nanofat Graft),還有就是大陸魯峰教授的脂肪膠( SVF-gel。第三代的自體脂肪移植技術的理論基礎在於他們認為,自體脂肪移植的存活率主要決定在幹細胞濃度與生長因子的濃度,移植大量的脂肪粒(Microfat graft)是沒有幫助的。因此,他們甚至把脂肪細胞破壞,再離心濃縮幹細胞與生長因子,打入人體達到手術的效果。減少發生鈣化與吸收濃度不均勻的問題。

 

新自體脂肪移植技術,未來明日之星

隨著分子細胞學的演進,自體脂肪的技術也蓬勃發展。尤其脂肪幹細胞屬於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它不僅僅可以分化成脂肪細胞,也可以分化為軟組織細胞,例如肌肉、軟骨、筋膜細胞等等。因此,不僅僅只有在美容醫學的貢獻,所以第三代的自體脂肪移植技術,可能是未來的一個明日之星。

討論區 : Story整形春秋|健康與整形外科醫學的好朋友 

歡迎加入: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官方FB

本文章取自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出刊之「Story整形春秋」雜誌

 ( 內文及圖片由商橋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採訪製作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