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民眾專區

醫療新知

螺旋槳式皮瓣與綠能皮瓣 穿通枝皮瓣的新應用

螺旋槳式皮瓣與綠能皮瓣

穿通枝皮瓣的新應用

馮冠明

 

現職

義大醫院整形外科部部長

經歷

義大醫院顯微重建科主任

義大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國軍高雄總醫院主任

林口長庚醫院住院醫師、總醫師、臨床研究員

高雄醫學大學及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臨床研究

 

    對於傷口的治療,所有的整形外科醫師會按照「重建階梯」的原則,由簡而繁的進行重建:傷口自行癒合、直接縫合、植皮、局部或區域性皮瓣,到最後運用顯微手術進行游離皮瓣重建。尤其對於困難傷口,更需要再精進的顯微手術技巧與更深入的解剖結構瞭解,因此「穿通枝皮瓣」應運而生,成為當代困難傷口重建的主流。若能再讓皮瓣像螺旋槳般無拘束自由旋轉到最遠的地方,或讓原皮瓣在做減積手術時能像綠能般循環再利用,如此賦予「穿通枝皮瓣」新生命,讓困難重建更為靈活,提升對傷口照護的品質。

顯微手術大躍進,穿通枝皮瓣的時代來臨

    在傳統的皮瓣重建裡,我們需要近乎整層的皮膚、脂肪、筋膜及血管全部取下,但這樣可能導致皮瓣供應區的傷害甚鉅,且肥大的皮瓣可能帶著許多過剩的組織,不僅對重建後的傷口造成美觀上的困擾,後續也許還要多次的修潤手術。經長期解剖研究發現,藉由肌肉間「血管」的剝離,將欲取下皮瓣帶有穿透支,不須取過多肌肉或其他組織,即可使皮瓣順利存活,讓原來皮瓣供應區的損傷降到最低,以這個技術取下來的皮瓣,稱做「穿通枝皮瓣」。在穿通枝皮瓣的導入下,只要能精準的帶入我們的標的物---穿通枝,我們便可以隨心所欲的只拿皮膚、脂肪、肌肉,甚至只有筋膜…等等特定的組織,大大的活化了皮瓣的應用,及最小化皮瓣供應區的傷害。穿通枝皮瓣可說是顯微手術的進階版,並可應用在全身各處的重建。

 

 

義大整形外科在10年的努力專研之下對於困難傷口的重建發展出許多獨特方式並發表在知名國際SCI期刊。近幾年更極力發展free style perforator flap以減少原皮瓣供應區的傷害,與recycle flap將之前皮瓣綠能回收再利用。以此二方式賦予穿通枝皮瓣新生命,期待整形外科成為困難傷口的守護神及精緻重建手術的領頭羊。

 

    鄭勝峯教授有一名患者小腿受傷、軟組織缺損嚴重,所以取大腿的「穿通枝皮瓣」做病患小腿重建,因為重建修復後的地方通常會比較肥厚,需要再做皮瓣減積手術。當在做減積手術的同時,發現原來需減積下面腳踝處有一個慢性潰瘍傷口合併肌腱暴露,於是將須減積的皮瓣做螺旋槳式180度旋轉,蓋住下方的慢性潰瘍,同時達到皮瓣減積和治療潰瘍雙重目的,使皮瓣也有「綠能回收再利用」的概念。

另一名口腔癌病人以穿通枝皮瓣重建顏面後,因為皮瓣過於肥厚容易漏口水,需做減積手術,且病患同時有糖尿病足問題,一隻腳趾壞死呈現開放性傷口,我們再次應用之前的recycled flap的概念,從原預定減積的皮瓣裡帶著一條小血管切下來,藉著顯微手術重建切除腳趾頭後的組織缺損,達成不增加新的皮瓣供應區、及可同時修飾原先肥大皮瓣的雙贏局面,這兩個例子都是透過recycled flap的概念,讓重建進入了”綠”的里程。此觀念是世界上首見。

穿通枝皮瓣最常用於嚴重外傷或癌症病人,例如乳癌、口腔癌的重建,台灣的醫療水準使病人存活率提高,進而追求生活品質,讓顯微重建更具挑戰性,穿通枝皮瓣有著重要價值。

討論區 : Story整形春秋|健康與整形外科醫學的好朋友 

歡迎加入: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官方FB

本文章取自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出刊之「Story整形春秋」雜誌

 ( 內文及圖片由商橋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採訪製作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