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部潰瘍的治療挑戰
糖尿病足部潰瘍的治療挑戰
梅志意
新加坡足踝醫師 (podiatric physician)
糖尿病人數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依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簡稱IDF)數據,於2045年7月糖尿病的全球盛行率將比目前盛行率增加50%,糖尿病人數將到達到70億;在台灣,糖尿病的盛行率約為11%。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之一是足部潰瘍。糖尿病患者終生產生足部潰瘍的風險高達25%,糖尿病足潰瘍的特點是癒合不良,這些患者大多數同時罹患不同程度的周邊動脈疾病(PAD),進而導致局部傷口氧氣含量降低。糖尿病患者併有周邊動脈疾病的問題時,其截肢比率相較無糖尿病患者高達5倍。從2000年到2011年,周邊動脈疾病(PAD) 患者接受侵入性血管手術(例如繞道手術或血管成形術)治療的比率從3.73人 / 10萬迅速增加到7.48人 / 10萬,其中約有一半的病例因傷口裂開導致非創傷性下肢截肢。
氧氣在傷口癒合中的作用
氧氣在傷口癒合過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氧氣能幫助免疫系統抵抗細菌,同時可促進傷口癒合。在傷口癒合的早期階段,吞噬細胞利用氧氣產生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通過蛋白質和核酸的修飾誘導細胞凋亡,並且刺激炎症性細胞因子的釋放。在血管收縮的同時,這些代謝過程會導致局部組織缺氧。組織缺氧時,可通過誘導因子的激活而促進血管生成,這過程包含細胞激素上調,內皮細胞遷移和增殖,和血管新生。但是在持續缺氧環境中,血管生成卻無法持續進行。此外,膠原蛋白的產生和成熟取決於氧氣,當組織氧有較高濃度時,膠原蛋白能有更好的合成效率,膠原蛋白提供傷口修復所需的組織拉伸強度,在膠原蛋白合成過程中脯氨酸和賴氨酸的羥基化,因而成為穩定的三螺旋膠原蛋白,這過程需要氧氣。在許多慢性傷口中,由於纖維母細胞產生之膠原蛋白不足,並且因基質蛋白分解酶(MMP)過度分解了細胞外基質,因而細胞外基質沉積不足。
足部潰瘍患者的新型氧氣治療方式
目前臨床上已有許多氧氣療法,提高組織氧氣供應來促進傷口癒合。高壓氧療法(HBOT)最初於1930年代用於治療潛水夫病,目前臨床應用已擴展到治療糖尿病足部潰瘍。高壓氧療法的實施要考量病患周邊動脈循環是否暢通,並且治療持續時間較短,病患需要接受20-30個療程(每次療程90分鐘)。此外,成本和潛在的併發症都是必須考量的問題,例如氣壓傷和氧氣中毒,這樣的臨床考量促使許多醫生開始尋找其他替代性療法。局部氧氣療法已被應用於臨床,許多不同的氧氣治療劑或裝置,可以來增加傷口的局部氧氣供應,以加速修復。在正常或升高的分壓下,氧氣滲透皮膚的能力有限,理想的局部氧氣治劑或裝置劑,應在應用後數小時內,持續提供傷口足夠量的氧氣,並且以對皮膚無毒的方式,加速局部組織修復。含過氧化物的製劑,可以經由接觸組織後的自發分解或酶分解,提供組織少量的氧氣。過氧化物製劑具有輕度殺菌作用,主要用於清除急性創傷傷口中的污垢和碎屑,但是過氧化物會刺激組織,因而延遲傷口的癒合。此外,目前廠商開發之小型可攜式氧氣治療設備(例如Natrox®),能夠持續製造氧氣,並通過導管將氧氣持續輸送至傷口,以加速傷口癒合。慢性傷口經過4週的標準護理後,未見改善跡象時,可能可以從局部氧氣治療中受益,相關適應症包含缺血性潰瘍傷口,潰瘍性疼痛傷口,截肢後不癒合的傷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