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民眾專區

疤痕

結合科技,雲端上的傷口追蹤照護

結合科技,雲端上的傷口追蹤照護

戴浩志

現職

臺大醫院整形外科 主治醫師、主任

臺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常務理事

臺灣手外科醫學會 常務理事

經歷

臺大醫院整形外科 住院醫師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外科 主治醫師

臺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常務理事

 

隨著科技的進步,醫療科技的發展慢慢有了新的進展,例如以往病患出院後的傷口追蹤,只能依靠定期回診來維持照護,但每個病患的狀態與生活不同,因此可能發生了感染、化膿等症狀而不察,就會導致須回診發現後才能重新的處理。為此,台大醫院整形外科戴浩志與臺灣大學生醫電資所、臺大醫院外科部、內科部、資訊室合作研發「智慧術後傷口追蹤系統」,期望讓醫院對病患的「傷口照顧」能夠持續不斷線。

 

不間斷的關心

「曾有糖尿病患因感覺遲鈍而延誤就醫,直到回診時發現傷口已經化膿爆開了。」戴浩志主任邊回想邊說到,臺大醫院每天會進行上百人的手術,住院期間會有醫護的照顧一般傷口較少發生感染,但出院後傷口追蹤僅能靠定期回診,雖然感染的比率偏低,但有這樣需求的病患相當多,幾乎每周都會碰到感染的個案。為了能夠改善這樣的狀況,才萌起了利用新科技及早發現出院後傷口感染的情況。

「智慧術後傷口追蹤系統」(AI-SWAS),是由臺大醫院及臺大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簡稱生醫電資所)共同研發的傷口追蹤系統,這套系統的開發構想源自遠距離照護的概念,結合臺大醫師的專業判斷、臺灣大學生醫電資所開發技術,病患可利用手機AI-SWAS的app,將傷口狀況拍照上傳,8秒後可收到傷口評估與照護建議(圖一、圖二);而若傷口有發生較嚴重的感染,醫師將同步收到通知,讓AI技術應用更貼近病人需求。

 

多方連結及時回報

利用AI-SWAS的app拍攝傷口照片後,會將照片上傳至AI-SWAS平台進行分析,目前可判斷傷口的紅、腫、壞死、化膿等四種傷口型態,由AI自動判讀是否有發生復原不佳或感染的情況發生,其中準確率為91%,如果有發炎現象的發生,傷口的顏色產生變化,AI-SWAS平台判讀後可以提供類似專家的第二意見,大幅減少醫護人員人工判讀的時間。病人則能透過AI得到即時的回應,並且建立與主治醫師醫師的溝通管道,讓病人及時獲得適當處置建議,醫護人員也能更迅速的進行遠端照護,節省病患往返與醫護工作量。

戴浩志主任向我們解釋,這項技術是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app程式的建立,需要臺大醫院的資訊室進行雲端環境的佈建,以便拍到的照片可上傳至雲端進行判別,判別後知照片再回傳至發送的手機。第二部分則是生醫電資所開發的AI-SWAS平台,平台架在資訊室進行布建的雲端環境,透過上千張的照片進行反覆的訓練與測試後增加平台判別準確率,當經過足夠量的訓練後,未來的準確率上升是可期的。

 

未來趨勢與發展

雖然目前AI-SWAS還尚未在臨床上使用,但已經有了完整的架構,並於2019年生策會醫療科技展上進行發表,在展場的四天中AI-SWAS的手機app運作都順利地進行,也得到了不錯的響應與成果。

因此戴浩志主任期望能夠在臨床上落實,讓這樣的遠距離醫療能夠在臺大醫院院內首先臨床使用,除讓病患得到最即時的照顧外,也能方便未來的學術研究資料。未來更希望能透過AI-SWAS進一步將病人的照片加到電子病歷中,增加醫師看診對病歷軌跡的了解。透過新科技的進步,不僅讓病患的照顧更全面,也更加拉近了醫病關係,希望AI-SWAS未來能有更多的應用,造福更多的民眾。

討論區 : Story整形春秋|健康與整形外科醫學的好朋友 

歡迎加入: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官方FB

本文章取自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出刊之「Story整形春秋」雜誌

 ( 內文及圖片由商橋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採訪製作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