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民眾專區

醫療新知

替代敷料探討 認識人工真皮及傷口治療現況

替代敷料探討

認識人工真皮及傷口治療現況

尤傑銘醫師

現職

馬偕紀念醫院 整形重建外科 主治醫師

經歷

中華民國整形重建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手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醫用雷射光電學會會員

 

一名糖尿病控制不良的患者,其足部有大範圍感染及壞死情況,接受了多次的清創、筋膜切開、死骨切除及二到五趾截肢等手術,因此有大面積的皮膚缺損、骨頭及肌腱暴露。因病患條件不適合進行游離皮瓣重建,醫師先採用局部皮瓣縫合,剩下的皮膚缺損、肌腱及骨頭暴露處覆蓋人工真皮作為敷料後,經過良好的傷口照護(無再進行植皮手術),傷口漸漸自行癒合,後續的疤痕型態也比預想中美觀。

 

人工真皮的組成及原理

皮膚軟組織缺損的重建方式一般會依傷口的大小、深度、部位等因素來選擇,最常見是使用局部皮瓣或自體皮膚植皮方式,但若傷口深至見骨或有血液循環不良的組織(多為肌腱)暴露之狀況,除可利用區域或游離皮瓣重建之外,目前還可採用人工真皮先將血液循環差的組織覆蓋、填滿,後續視傷口復原狀況再來進行其餘重建。人工真皮的來源目前仍是取自異種移植,萃取牛羊豬或魚類的肌腱或軟骨,純化後經去細胞化,成為人體可用的生醫材料後,用來作為皮膚組織缺陷的填補,進而促進傷口癒合。

人工真皮的主成分與人體皮膚的組成分子同為膠原蛋白,因此可將人工真皮想像為建築時使用的支架,填補作為傷口皮膚缺損的真皮層橋樑,促進周圍的纖維母細胞、淋巴球以及巨噬細胞等,逐漸移行至人工真皮裡,促使血管新生及肉芽組織生長,漸漸形成自體新的真皮層,達到傷口癒合的目的。

人工真皮在臨床的應用

早在2、30年前就有人工真皮之使用,但由於價格因素及整體製程尚未純熟,故較少在台灣臨床應用,直至近十年才逐漸廣泛使用在急性和慢性傷口。急性傷口如較深的擦傷、二度或三度的燒燙傷,在傷口清創之後,使用人工真皮作為一種敷料,促進傷口癒合;而慢性傷口則是像糖尿病族群,或動脈、靜脈潰瘍等困難性傷口,使用人工真皮覆蓋也有促進傷口癒合的效果。再者,人工真皮是屬異種移植,因此不必再如傳統植皮或皮瓣手術,第一時間取病人自身組織或皮瓣來使用,故而能避免再製造出新傷口,降低發生供皮(瓣)區之可能併發症。

 

傳統植皮與人工真皮比一比

談及傳統手術,可謂整外醫師人人的拿手絕活,利用各種植皮、局部皮瓣、區域性皮瓣或游離皮瓣來做傷口重建,交給整外醫師,絕對沒問題。而人工真皮則需自費,因此醫師會先評估病人傷口及經濟狀況,以讓病人用最簡易的手術方式且不感到負擔為優先來給予建議。另外,也會考量到傷者或家屬對傷口的照護程度及遵從醫囑,若照顧不良,人工真皮很容易感染且被細菌分解掉,所以使用人工真皮需花費較多的時間及心力照顧、觀察傷口。若照顧得佳,甚至許多病人是藉由次級癒合即達成完全傷口癒合,無需再進行二階段植皮手術。

 

國人對敷料看法及現況分析

目前國人平均生活水平提高,加上健保給付,民眾對於醫療品質較有要求,因此若經濟狀況許可,有各式多樣的高階醫材可供選擇,使傷者得到更好的醫療照護。以往認為直接使用自體組織進行移植最為適當,然而近來的趨勢則認為自體組織相當珍貴,除非是連人工醫材都無法使傷口修復之情況下,才會建議使用自體組織這個壓箱寶來重建。

 

討論區 : Story整形春秋|健康與整形外科醫學的好朋友 

歡迎加入: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官方FB

本文章取自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出刊之「Story整形春秋」雜誌

 ( 內文及圖片由商橋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採訪製作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