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民眾專區

疤痕

壓力性損傷預防、照護與治療

壓力性損傷預防、照護與治療

專訪 / 鄭立福 醫師

現任

慈濟醫學中心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慈濟大學醫學系專任講師

經歷

國軍花蓮總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兼燒傷中心主任

三軍總醫院外科主治醫師

 

「我們一晚睡覺,身體自然地大概要動上20次以上,有些病人自己無法動,必須要靠別人幫忙翻動,否則,就可能造成壓瘡。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自己不動,身上就會有洞。』」鄭立福說。壓瘡,聽似遙遠,卻潛藏在每天進行的行為細節,究竟該如何預防、照護與治療呢?

 

褥瘡(壓瘡)發生的原因

褥瘡,容易發生於如骨突部位、躺著無法動(如腦損傷、中風、截癱、髖部骨折等……。)及有些因車禍怕痛而少動的病人。換言之,就是因無法自主翻身而使身體骨突部位的皮膚、肌肉組織受長時間的壓迫,產生缺血性壞死,進而導致的潰瘍。因成因大多係無法行動、長時間受壓,故也稱為「壓瘡」。

 

當骨突部位與支撐表面間的壓力超出正常微血管填充壓力(32mmHg,即毫米汞柱)時,微血管血流可能幾乎停止,正常組織能承受低血流灌注的時間相當短暫,長期便會形成褥瘡。根據1965年Dr.Lindan報告人體各處壓力分佈情形,當平躺時,承受外力較大的部位,是薦部、足跟與枕部,壓力為40-60mmHg;當俯臥時,膝蓋與前胸壓力約為50mmHg;坐著時,坐骨粗隆的壓力可高達100mmHg以上,上述部位幾乎集中在腰部以下,皆為易發生褥(壓)瘡處,需小心照護。

 

而潮濕及化學刺激物成因,則為長期暴露過度潮濕環境,如:小便、糞便、傷口滲出物及汗液等……,會導致皮膚角質層軟化,加重摩擦力效應,進而增加褥瘡發生的危險。因此,老年人包尿布就自然會增加褥(壓)瘡的危險性。

 

預防減低壓瘡復發的機率,裡、外皆須兼顧

在夜晚進行的自主翻身若少於20次,就可能產生褥(壓)瘡。上述成因為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則如:營養狀態、年老與低動脈壓,將影響皮膚與支撐結構的完整性及減低軟組織去吸收或承受機械性負荷的能力。要從裡而外的達到預防、戰勝褥(壓)瘡,可因應的措施如定期替病患翻身、採用減壓設備裝置、輪椅減壓坐墊、水球減壓坐墊、動力裝置、交替式或氣動式流動床等……;手術則要重建壓瘡傷口,其中需考慮的有:脊椎受傷高度、壓瘡部位、前一次手術的傷口及方法、病人是否有行走潛力、教育程度、是否有強烈手術動機、本身所合併的內科問題、將來褥(壓)瘡復發的機率、手術前後營養支持。

 

促進傷口癒合及預防感染

針對照顧傷口及促進癒合,負壓傷口治療是不錯的選擇,原理是以密閉傷口敷料連接至真空幫浦從傷口抽吸滲液,以特製的多孔開性聚胺酯泡棉(porous open-cell polyurethane(PU) foam),給傷口床施加負壓,使創面均勻接受負壓而縮小以外,尚能起到引流的作用,還能充填局部缺損、去除過多的滲出物,並為傷口閉合提供一個相對濕潤而不是潮濕的環境,減輕傷口周圍組織水腫,刺激肉芽組織增生。

 

至於褥(壓)瘡術後復健是否成功依賴兩個必要的條件:一、改正促使褥(壓)瘡形成的因素。二、教育病人家屬及照顧者認識「壓力意識」的重要性。(壓力意識即受壓時間過長,即會產生褥(壓)瘡的觀念。病人躺臥時必須至少平均每2小時翻身一次,若坐著平均每10-15分鐘,身體須上提10秒,因坐著時坐骨部位承重壓力為100-300mmHg。)想要避免褥(壓)瘡復發,必須由家屬及醫師、病人三方互助!

 

討論區 : Story整形春秋|健康與整形外科醫學的好朋友 

歡迎加入: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官方FB

本文章取自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出刊之「Story整形春秋」雜誌

 ( 內文及圖片由商橋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採訪製作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