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民眾專區

醫療新知

科技醫療應用 精準醫療—3D列印輔助手術 AI智慧深度學習 傷口判讀

科技醫療應用

精準醫療—3D列印輔助手術

AI智慧深度學習 傷口判讀

劉昌杰醫師

現職

輔大醫院醫學美容中心兼整形外科代理主任

經歷

臺大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台灣顯微重建專科醫師

台灣手外科專科醫師

 

一位罹患惡性骨瘤的病童,腫瘤生長速度飛快,若壓迫視神經,恐致失明!這種情況,須盡快進行手術,但在顱顏部分的手術,神經分佈極其細密,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稍有偏差,都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經過幾番評估,劉昌杰利用3D輔助列印打造出一個陰模,灌入骨水泥,再植入小兒顏顱挖除的部分,不僅拯救了孩童的視力,在骨瘤治療的部分,也十分順遂!

 

3D列印對手術有什麼幫助

許多民眾對於3D列印手術會有所迷思,單純就字面上的意思,會認為是將列印出來的產物直接置入人體。事實上,台灣目前3D列印物運用在人體這一類技術,目前尚未合法。3D列印手術,當正名為「3D列印輔助手術」,是利用電腦醫學影像技術,如:電腦斷層掃描(CT)或是核磁共振成像(MRI),進行影像重組。有別於傳統手術過程中僅能透過螢幕觀看病人的3D影像,有了3D列印輔助技術,更能直接將影像印出,如病人的頭顱、病灶等等,對於臨床手術操刀的醫師,可謂如虎添翼!

 

3D列印輔助技術──醫師安心,病患也安心

「當民眾來到門診時,首先會安排患者進行電腦斷層掃描,再將掃描後的影像後製。第二次門診時,我們就會與患者說明整個切除手術的過程,透過電腦模擬各種不同的切除術,篩選出癒後最良好的方案,也會經由導板加以展示,並和病患進行雙方溝通。」劉昌杰說。

目前3D列印輔助手術,應用在骨頭等硬組織的精準度極高;但如皮瓣等軟組織,則仍須仰賴醫師經驗,主要是由於軟組織具有彈性、消腫等等特性,較難精準預估。

 

3D列印輔助──精確及精密的手術演算

以口腔癌的腫瘤切除手術為例,以往,電腦斷層掃描的影像,在切除範圍的劃分上與實際操作會有所差距,造成醫師執行手術時的判別困難;醫師只能依據經驗及電腦斷層掃描的影像,粗略地評估切除的部分。

在3D列印輔助技術問世後,醫師便可事先透過電腦模擬,計算出各種不同的操刀演算,如:找出最合理、簡單及方便的下顎骨的組合方式,設計好精確位置、大小及角度後,在手術前事先製作切割導板,該導板依骨頭輪廓去印製,能清楚劃分切除的範圍及角度,並使骨頭的密合高達99%,切除傷口,可達到初級癒合,讓重建手術癒合效果比以往快上許多!

 

3D列印輔助技術促成團隊達成共識

除此之外,3D列印輔助技術也是促成醫師之間達成共識的橋樑,以口腔癌為例,口腔癌的醫療團隊中,包含口腔外科、整形外科以及耳鼻喉科的專家,對於切除區域,今日都能透過直觀且精確的3D列印輔助技術一起討論,達成共識,促使手術順利進行。

 

AI智慧深度學習,傷口判讀更精確

3D列印輔助技術在醫學上已經開花結果,現今科技到底還有哪些技術輔助醫療更快速便利,那就是遠距醫療加上AI人工智慧判讀。目前在攻讀台大生物學電子資訊學研究所博士班劉昌杰分享說「因為Alphago出來,讓他產生極大興趣」才發現人工智慧演算法(深度學習)有這麼大的範疇,包含面向非常廣,如照片判讀、自然語言學習、人臉辨識 …等,目前深度學習已經普遍深入生活上各個層面。

 

有一登在Nature上論文, 透過五十位懷疑有黑色素瘤的皮膚癌患者給醫師及AI判讀,透過病兆做病理切片證實最後AI 打敗了醫師 ,準確率更高。與整形外科最相關就是照會傷口,將大量各式傷口照片收集起來,只要Data 夠多,透過AI深度學習加上遠距醫療(通訊軟體加上資安技術) 是可以達到到真正遠距傷口判讀,精準度更高,如此可達到醫療便利性及減輕醫師負擔的目的,讓醫療品質,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討論區 : Story整形春秋|健康與整形外科醫學的好朋友 

歡迎加入: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官方FB

本文章取自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出刊之「Story整形春秋」雜誌

 ( 內文及圖片由商橋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採訪製作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