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民眾專區

醫療新知

體力與精神的挑戰 國際級重建手術幫助重症患者重獲新生

體力與精神的挑戰

國際級重建手術幫助重症患者重獲新生

專訪 / 陳宏基

現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國際醫療中心 榮譽院長

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國際醫療中心 院長

台灣手外科 醫學會 理事長

台灣整形外科 醫學會 理事長

台灣顯微重建外科 醫學會 理事長

林口長庚醫院 整形外科 主任

義大醫院 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院長陳宏基教授,從醫40多年專心研究多重畸形困難重建手術,只為了幫助求助無門的重症患者們。近年來他也致力於國際人道救援,足跡遍布祕魯、越南、印度、緬甸等地進行義診,與當地中國附醫的代訓醫師們合力完成重建,也有許多並人是由台商協助轉進中國附醫進行手術治療,幫助當地弱勢的多重畸形患者重獲新生,義診時還會邀請女兒在當地舉辦音樂會,同時進行身心靈的治癒。對陳院長來說挑戰困難重建其實是出於一種興趣,透過不斷的研究與挑戰,讓帶給陷入絕望的重症患者更多的希望。

 

熱愛與關懷,造就國際級困難重建大師

多重畸形困難重建手術,是一種相當耗神且複雜的手術,面對每個個案都需要不同的因應對策,這也導致手術時數經常都是10幾小時起跳,若沒有超人般的意志力和足夠的熱情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但這樣一件困難的事陳宏基院長卻堅持了40多年,驅使陳院長如此堅定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是他對研究困難重建手術具有濃厚的興趣,其二則是他勇於挑戰的精神。他熱愛研究重難症的程度超乎想像,幾乎每個周末都在手術房中,以院為家日以繼夜的將全部心力全放在上了。

除了對困難重建的熱愛外,更多的則是陳院長對重症患者的關懷,這15年來他致力於國際醫療人道救援,在祕魯、越南、緬甸等地都有過多重畸形患者醫治的經驗,只要國際上有需要就會不遺餘力的提供協助。對陳院長來說,重建手術不僅僅是改變身體畸形,修補的不只是缺陷,而是生命,花費這些時間卻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就是相當的值得去做的事。

 

 

幫助祕魯象腿婦女重建,人生重新邁步

在諸多陳院長接過的國際案例中,有一位美國Mayo Clinic的醫師Dr.Samir Mardini(現為該機構整形暨重建外科主任)曾來台學習5年,他回國後有次到祕魯演講,結束後受邀去為一名女性診治,她患有先天性淋巴水腫,導致雙腳肥大形成粗大的「象腿」。19歲就發病的她,不僅先生丟下兩個孩子拋棄了她,當時也被宣告將只剩兩年可活,身世相當可憐。

Dr.Samir Mardini相當心疼但力有未逮,於是將此案例跨海轉介,他深知台灣的醫療進步且物美價廉,是全世界唯一有辦法接手處理的地方,而且陳院長的善心與精良的手術技術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此案例相當複雜且困難,為了完成手術陳院長必須偕同包含心臟科、麻醉科、大腸直腸外科、腹產科等18個科別的醫師組成團隊,兩次手術共計去除了52公斤的腿部組織,再為她做了一系列的植牙、肚皮移植、顯微淋巴結移植等一系列的重建手術。就這樣原先陷入絕望的人,最後竟能夠正常走路還能賺錢養家,回國後甚至找了新的對象重新再婚,自此人生重新邁步。

當時這項手術在國際間引起高度重視,多個國家的記者湧入祕魯接機,都想要看看這美國都解決不了的醫療奇蹟,而Dr.Samir Mardini看見手術的照片更是相當興奮及佩服。

 

當樂音響起!治癒身心靈的義診音樂會

陳院長進行國際義診時,除了到當地進行義診或困難重建手術服務外,更獨具匠心的邀請遠在美國的鋼琴家女兒,Wei-Yin, Chen一起到當地舉辦音樂會,為義診活動增添不一樣的色彩。一般來求診的民眾都是相對經濟條件較差的弱勢族群,少有參加音樂會的機會,透過悠揚音樂緩解了家屬們嚴肅心情與擔心。

雖然語言不通,但醫療及音樂無國界,當樂音響起時義診的現場瞬間就柔和了起來,讓來訪的病人與家屬同時得到心靈的撫慰。藉由義診與音樂會的舉辦,邁向身心靈的治癒。

討論區 : Story整形春秋|健康與整形外科醫學的好朋友 

歡迎加入: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官方FB

本文章取自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出刊之「Story整形春秋」雜誌

 ( 內文及圖片由商橋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採訪製作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