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民眾專區

疤痕

“疤”著不放—蟹足腫 !!— 蔡嘉軒 ( 基隆長庚整形外科主任 )

“疤”著不放—蟹足腫 !!

蔡嘉軒醫師 / 現職 基隆長庚整形外科主任

          蟹足腫體質患者,接受到外傷或是手術時容易產生蟹足腫,此時疤痕會不斷向原本傷口以外的地方增生,再次接受手術切除後復發的機率高達50%以上,因此,讓老一輩醫師深感棘手,傳統治療方式一般採用類固醇注射治療,蔡嘉軒醫師赴日進修,習得最新治療技術,可以確切解決蟹足腫及肥厚性疤痕增生的問題,造福更多深受蟹足腫困惱的患者。

    蟹足腫及肥厚性疤痕增生非手術治療方式,包含一般採用矽膠片進行壓力治療或是使用除疤矽膠軟膏,也可以直接注射類固醇在蟹足腫上面,每1-2個月打一次也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另外也可以採取冷凍治療及雷射治療,在雷射治療可以選擇染料雷射或飛梭雷射來治療蟹足腫及肥厚性疤痕增生。手術治療的部分則是在手術切除蟹足腫的同時,在術後加上低劑量放射線治療。

蟹足腫跟肥厚性疤痕增生在臨床上是不相同的

    肥厚性疤痕增生是在疤痕上會變得越來越厚但不會超過原本傷口的位置;蟹足腫則是除了越來越厚外疤痕還會不斷往外生長而侵犯到正常的皮膚。目前研究發現有色人種例如亞洲人跟黑人較容易得到蟹足腫及肥厚性疤痕增生的疾病,有些研究也發現蟹足腫及疤痕增生和家族遺傳也有相關聯性。目前最好的治療是手術加放射治療。

    最近研究發現蟹足腫與身體肌肉的走向是平行的,因為新興科學--機械生物學的進步,利用電腦去模擬蟹足腫的張力時,發現在蟹足腫組織邊緣的張力是非常強的,所以蟹足腫才會不斷地往外延伸去侵犯正常的組織,在過去傷口縫合時,有時只會縫合表皮及真皮層沒有做深層肌肉筋膜的縫合,因此常常造成表皮張力太大,使得蟹足腫容易復發。目前我日本的老師採取減少張力縫合的方式,把傷口張力都放在肌肉層,藉以降低復發機率。另外,臉上有蟹足腫的病人可以使用染料雷射或是長脈衝的銣雅鉻雷射讓疤痕不要那麼紅,同時再使用飛梭雷射治療白色成熟的疤痕讓疤痕不要這麼得明顯。「蟹蟹」再聯絡-蟹足腫的手術治療

    這次到日本進修一年,向東京日本醫科大學形成外科教授-小川令教授學習蟹足腫及肥厚性疤痕增生的治療。以前外科醫師都覺得蟹足腫是一

種難以根治的疾病,手術後相同部位可能會再度復發。小川令教授是全世界治療蟹足腫的大師之一,他改善蟹足腫的治療方式,他改良了手術縫合的技巧以及術後放射線治療的劑量,讓蟹足腫復發的機率由50%降低到15%左右,這是一個非常卓越的進步。進修期間我向小川令教授學習許多蟹足腫及肥厚性疤痕增生的手術治療方式,回國後希望能夠貢獻所學,讓這群病人能夠擺脫蟹足腫的煩惱,除此之外,蟹足腫治療的方式還有很多種,包括傳統的局部類固醇注射、使用冷凍治療以及使用矽膠藥膏(除疤凝膠),還有使用矽膠貼片24小時貼在蟹足腫或是肥厚性疤痕增生上面也能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

 

觀看影片 : https://reurl.cc/193DX

討論區 : Story整形春秋|健康與整形外科醫學的好朋友 

歡迎加入: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 官方FB

本文章取自「Revirw觀點 國際整形外科年會專輯」  ( 內文及圖片由商橋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